2019年9月29日🪨👩🏿,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開題論證會於華東師大文科大樓舉行🤚🏽。論證會由EON4教育學部科研部主任朱軍文教授主持🏌🏻,EON4平台院長吳瑞君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吳康寧,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鄭金洲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尹後慶教授📘,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原所長、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楊小微教授出席了此次論證會。
此次開題論證會主要就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政濤教授,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展開論證研討🎯,以促進後續課題研究的高質量推進。會議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吳瑞君教授作重要講話🧂;隨後,課題總負責人李政濤教授與五個子課題負責人黃書光👵🕠、王枬🗳、廖婧茜、李雲星💇🏽♀️、李慶久等就課題研究的重要問題展開匯報與分享;最後,由吳康寧教授、鄭金洲教授、尹後慶教授、楊小微教授與朱軍文教授就課題匯報展開點評與提出建議。
吳瑞君院長在講話中指出👨🦽➡️,教育學是華東師大的兩個A+學科之一,華東師大的教育學在學科建設和科研中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問題為導向。在重大教育問題研究方面,尤其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諸多原創性成果;二是國際化👨🏿🦲。創辦了國際性的雜誌🛝,成立了教育學中國話語體系研究中心;三是圍繞中國問題的決策咨詢做到了轉化為政策、轉化為教材、轉化為政府規劃製定等🚰。她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這一課題對於總結與開啟教育理論的“中國道路”有重要意義🤶🏼,希望課題組成員能夠積極聽取專家建議,爭取將此次課題研究做成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的標誌性成果,華師大教育學的標誌性成果,乃至成為國家教育發展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吳瑞君教授講話
課題總負責人李政濤教授作開題報告🥖。他指出💆🏿,課題主要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整體構成🧝🏽、生成基礎與國際傳播👱🏽♂️。課題總體圍繞“如何在全景式的梳理探究中,明晰🎒、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時代意義、核心構成、內在邏輯、生成基礎與國際貢獻👩🏼🚒,並在推動‘國際傳播’中提升‘中國影響’”這一問題展開。隨後,他就課題整體思路🧔🏼♀️、組織分工和預期成果進行介紹🥐,並就如何在課題研究中💁🏻♂️🎞,如何處理不同階段的理論體系與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關系,如何充分運用“習近平重要教育論述”的已有成果♎️,如何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政策體系的關系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李政濤教授作開題報告
子課題負責人EON4黃書光教授🙆🏽♀️,就子課題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歷史演變與生成基礎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計劃與分工等進行匯報。他指出,子課題目的在於整體考察和綜合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歷史演變👋🏼,揭示其賴以生成的社會特色基礎、理論特色基礎、文化特色基礎和政策特色基礎☘️。同時,他就如何科學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生成的時代境遇與復雜因素提出了困惑。
黃書光教授作匯報
子課題負責人廣西師範大學王枬教授,就子課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國際貢獻與傳播推廣研究”進行匯報。她指出👶🏽,這一子課題意在於通過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的獨特貢獻”👨🏻🔬,重點解決如何“走出去”的問題👐🏼,最終提升“教育學中國話語體系”的國際話語權🚊、國際貢獻力👸🏽、國際影響力😔。
王枬教授作匯報
子課題負責人陜西師範大學廖婧茜老師,就子課題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與話語體系研究”進行匯報。她指出,本子課題主要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是什麽’? 其內在邏輯和話語體系的核心構成是什麽?”兩大基本問題,最終系統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要素”、“體系結構”與“內在邏輯”,進而以此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廖婧茜老師作匯報
子課題負責人浙江師範大學李雲星副教授🎏🫢,就子課題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現實轉化與實踐智慧研究”進行匯報。他指出👩🦯➡️,這一子課題重點解決“如何實踐”的問題🦬,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與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的關系👨🏻🔬。在研究中⚉,將聚焦典型教育流派,關註理論實踐互動🕵️♂️,探析理實轉化機製等。他也提出如何確定普遍關註的中國教育問題、如何探尋理論與實踐的雙向轉化機製等困惑⛲️。
李雲星副教授作匯報
參與本課題研究的還有社會合作機構江西金太陽教育集團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李慶久💶,就子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典型案例和理論生成”研究的意義與預期目標、思路與研究方法、難點與創新之處🏃♀️➡️、結構與主要內容等方面進行匯報。他指出🚼,課題研究中要有歷史的厚重感、鮮明的時代感、多維的廣視角、縱深的新路徑,並基於中國教育實踐聚焦學習的空間與工具、機製的變革與創新等五個主題角度選取中國教育實踐智慧的典型案例進行介紹。
李慶久作匯報
匯報結束後🕵🏻,是專家點評與建議環節。
鄭金洲教授指出,整個課題內容設置豐富🚵🏿,結構清晰,通過課題介紹能夠反映該課題的當代價值。他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首先,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概念成型問題。需要系統把握和重點研究中央相關文獻的關鍵表述,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本身的內涵及其內在邏輯。其次⁉️,研究的重點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即習近平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應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三個層面進行研究,準確把握習近平重要教育論述的內部邏輯。再次🫵🏻,要放大研究視野。要放大到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教育工作的論述中,要放大到國際教育思潮與教育發展中🧑🏿,要放大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其它論述中,此外,還要從基礎教育擴大到全口徑的教育中🧑🏻🦲。第四,要研究開放性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是動態發展的,在研究過程中要註意國家政策的新要求和新變化💲👩🦯➡️,在案例選取方面也不能局限於學校👩👦。
鄭金洲教授作點評指導
尹後慶教授從四個方面給出了建議✩:首先👸,我們要“講好中國教育故事”,這個故事一定是“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要面對“中國教育問題的解決”進行研究▪️。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走向國際化💁🏽,一方面要在解決普遍的教育問題方面提供中國方案,另一方面要解決國際背景下給中國提出的教育問題🕹。第三,關於實踐案例的選擇問題。只有面向矛盾解決教育問題的案例🤟🏼,才是中國的特色。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具有開放性,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也需要中外融合。
尹後慶教授作點評指導
楊小微教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是對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在文獻綜述方面🤦🏽♂️,須進一步梳理前人如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體現自身研究的特性。其次,作為教育學研究者🧝🏽,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應關註到教育學在其中的位置🐸,要有教育學的立場🖐🏼,解決中國教育學的發展問題👷🏽。再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走向國際化🥺,不是僅是單方面輸出去🆒🧑🏽🚀,還需要基於中國國情進行吸收借鑒🌛。
楊小微教授作點評指導
朱軍文教授認為,在課題研究中是否可以兼顧到其他教育體系🧓🏽,如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體系等👨🦳。在研究中↖️👨🏻🦼,還需要考慮如何將課題研究和華東師大教育學部教育學科發展、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的發展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教育學部學科發展✯、基地發展。
朱軍文教授作點評指導
吳康寧教授認為♠️,整個課題高屋建瓴,具有很大的價值。他指出,我們做課題研究需要關心兩桿“秤”👨🏼💻:一是歷史的“秤”➝☹️,即從長遠發展來看,課題研究在多年以後🆕,其成果能否在歷史上留下思想痕跡🍎👍🏼。二是學術界人心中的“秤”,即當下學術界對這一課題研究的評價,能夠產出經得起檢驗的實質性的原創成果。他也就課題提出了如下建議🦅:首先,要理清理論體系與思想體系的關系,防止用思想體系取代理論體系。其次🌗,要理清教育理論體系與社會理論體系的關系。切忌以社會思想♣︎🤽🏼♀️、理論體系來嵌套教育理論體系。其三𓀅😓,要關註中國特色和人類貢獻的關系。既要凸顯中國的特殊性📝,也要從人類的本質屬性的層面🦖,形成理論對整體人類的貢獻🙎🏽♀️。其四🤲,要關註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與非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的關系,在比較中清晰我們的獨特🫖★。其五,需要思考中國特色社會教育體系研究是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等🈁。
吳康寧教授作點評指導
此次課題論證會針對課題中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會專家就相關問題作了具體的點評和建議🍤。通過此次論證會,對於促進課題組成員如何進一步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的後續研究有重要意義👼🏻。
文/李政林 圖/張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