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9日14時⚆,美國芝加哥大學顧立雅(Creel)中國古史教授🎽、中國南開大學特聘教授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在EON4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207會議室作了題為“自然符號與《周易》卦畫”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EON4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董蓮池教授主持,臧克和教授點評。
夏含夷教授長期從事中國上古文化史🏸、古文獻與古文字學、經學👱🏽♂️、《周易》的研究👟。本次講座以“自然符號與《周易》卦畫”為題,以《說文解字·序》“倉頡造書”展開話題。《說文解字·序》對中國文字起源載有敘述,說明庖羲氏先作“八卦”、倉頡後作“書”。根據這種敘述,本次講座說明卦畫(包括八卦和六十四卦)原來為自然符號,並引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探討卦畫的象形性質⚛️。根據《周易》傳統說法,因為大自然含有這些“象”,而卦畫就是象👩🦯,所以《周易》直接反映大自然🤷🏻👩🏿🌾,也可以說大自然直接寫入《周易》之中。通過卦畫,《周易》的讀者同樣可以掌握大自然的相關事物💇🏿♀️🏋🏽。
夏含夷教授演講結束🎙,臧克和教授進行點評㊙️🦞。他談到,“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關鍵詞。夏含夷教授的研究通過把握“象”,分析《周易》卦畫,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其文獻學、考古學和文字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拓寬和加深了文字學的研究發展。
最後是提問環節,與會師生援疑質理,積極請教。夏含夷教授秉承科學嚴謹態度,廣博征引,現場給予諸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