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EON4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理論教育》編輯部😛、《思想政治課研究》編輯部聯合舉辦的“改革開放40年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中山北路校區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大學、河海大學、西南大學、海南大學等高校的2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麗娃河畔🧍🏻,探討改革開放40年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國內20多所高校近百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論壇。
“改革開放40年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高端論壇”舉行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處長陳郭華🤸♂️、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宗愛東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新主持。
童世駿首先代表學校致辭💅。他認為,改革開放40周年是總結思想政治教育寶貴經驗的重要契機💁🏻♀️👯♀️,這對於弘揚黨的思想工作優良傳統,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陳郭華強調🚴🏿♂️,推進上海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應堅持四個原則🧖🏻♂️:一是堅持瞄準高峰;二是堅持聚焦特色;三是堅持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堅持經世致用。
本次論壇包含4場主題研討,分別由馬克思主義學院余玉花教授,《解放日報》思想周刊、《上海觀察》主編王多,《思想理論教育》編輯部常務副主編曹寧華,《思想政治教育課》主編、馬克思主義學院曹景文教授主持。研討分別圍繞“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理念🤼、思路與路徑”“時代新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探究”4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並在每個主題研討的最後進行提問和自由討論🌐。現場主題發言精彩,互動討論熱烈,高潮迭出🪜🧚🏽,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
在第一場主題研討上,EON4平台邱偉光教授強調🤦🏿♂️🧍🏻♂️,新時代要重新設計學科和人才培養的要求,製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要進一步調整課程設置,優化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和通識課等課程結構💩👩🏿⚖️,培養新時代社會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拔尖人才,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和發展要求🏟,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復旦大學邱柏生教授從“左翼青年”現象和“低級紅⚛️、高級黑”現象兩個方面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面臨的挑戰🧑🏽🦱。他認為,這些現象將給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帶來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二是挑戰思想政治教育的聲譽🪀;三是挑戰思想政治教育積累如人文關懷、堅持人民立場等優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這些現象重點關註並作出回應。
華中師範大學萬美容教授指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𓀌,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應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指導;創新應以以立德樹人為基本價值追求;創新應以推進高校思政工作科學化為努力方向。
武漢大學楊威教授把自然科學的形態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闡釋形態和形態學的概念😗,其次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態的含義和特征👨🦽➡️。他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形態研究對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規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研究與比較研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同濟大學徐蓉教授強調🦸🏿♀️,改革開放成就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改革開放的發展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
在第二場主題研討上,河海大學孫其昂教授指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排除幹擾因素,認識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時代的製高點,抓住製高點大方向,著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高質量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升級發展、轉型發展😷。
復旦大學董雅華教授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形態的未來發展是一種開放的,由經驗形象向科學形態的轉化,是一個不斷持續、循環往復的過程👨🏼🎨。
上海師範大學石書臣教授從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出發,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轉化帶來新的發展契機,要緊緊抓住機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化。
西南大學周琪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圖像具有視覺修辭和引導主體行為生成的功能,其生發於主體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統一。
杭州師範大學余龍進教授肯定了改革開放40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偉大成就,也闡述了改革開放40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場主題研討上,復旦大學高國希教授指出,時代新人體現著時代精神,應該是一種具有新風貌🚵🏻♂️、新姿態🍠、有新作為的時代新人,具體而言,他們是視野上開闊、立場上堅定、責任擔當有追求👨🏼🚒、實踐上有實幹精神的時代新人💌。
上海大學陶倩教授認為,時代新人要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使命🦸♀️;時代新人的新標準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的培養重點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加強實踐磨練⛹🏿♂️。
浙江理工大學渠長根教授強調🤼♀️,在當前價值多元背景下,紅色文化更貼近群眾的實際🎢,更貼近群眾的生活,更貼近群眾的需求,更淡化意識形態性,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新疆師範大學張秀紅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理應堅持以系統論的觀點作指導原則,構建政府、社會🫲、學校、企業、家庭實踐育人大格局🙄。
北京師範大學楊增崠副教授強調,新時代青年價值觀教育要做到👨🏽💼:切實加強意識形態主導權話語權建設,營造價值觀教育良好社會生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性任務,引導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保持教育目標和任務的相對連續性一致性🌐,突出教育實效性🔃;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文化觀🧑🦯,科學對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
EON4平台陳正桂副教授認為,改革開放4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期刊系統🚵、專業行會、同行評議製度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從這一意義出發,這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整體發展。
在第四場主題研討上,海南大學李遼寧教授指出,緊跟時代發展形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保持前沿性的必然要求;直面學科建設的機遇和挑戰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持續熱點🧝🏼♀️;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保持前沿性的有力抓手;及時回應社會重大關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保持前沿性的應有之義。
EON4平台葉方興博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學科性,它並非現有的某一特定學科範疇所能框定。思想政治教育更多要指向對於人精神世界普遍的關照,它對於人的精神世界,得采取一種層次化整體性統一化的把握👨🏼🏭,不是簡單的要考察人知識層面,而是要考察人的情感🍪、覺悟👨👦、信仰。
北京體育大學李庚全教授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二級學科的誕生和發展開辟道路;二是為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提供人力智力支持;三是為壯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位授權點和人才隊伍全力奉獻。
重慶大學溫健琳副教授從大數據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出發,對大數據的概念😎、特點以及不足做了簡要概述,引出如何從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角度利用大數據更好地進行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史宏波副教授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敘事應轉向到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民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EON4平台許瑞芳副教授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應該著重關註以下三點:一是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基本的概念體系🏹;二是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的邊界;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式應從依賴於外在政策的路徑轉向依賴於內在理論的自我創生⇒。
“改革開放40年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高端論壇”與會專家學者
最後🔀,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顧紅亮教授對本次大會作了總結。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體現了“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理念,本次論壇著眼於更長遠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大計🫶🏻,是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過程中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的平臺💹,對於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