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由湯濤主持的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汪道涵編年事輯”課題沙龍在檔案館二樓會議室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副館長袁繼軍、上海大學檔案館館長徐國明等專家📧,以及課題組成員就人物史研究方法、史料遴選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主持人湯濤先就項目主題和內容等做了詳細說明。他說,汪道涵編年事輯主要緊緊圍繞汪道涵“老戰士”和“老先生”這個主題,全方位地🧑🏿🎓、翔實準確記載汪道涵的人生歷程、主要活動🦶、重大實踐,突出地反映汪道涵對黨忠誠👨👩👦👦、矢誌不移的堅定信念,高屋建瓴💺、見微知著的戰略思維,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創新意識,襟懷坦蕩🤷🏿、為人師表的道德風範,終身好學、不斷求知的進取精神。本課題的內容分立誌求學、投身革命、機械工業、對外經援、主政上海、智者居側和兩岸關系等七個篇章。
湯濤接著介紹了本課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和正在著手進行的工作,主要是重點赴中央檔案館🏄、機械工業檔案館😮、商務部檔案館等查尋搜集汪道涵相關的歷史檔案資料和工作日記📮🧿,沿著汪道涵學習、生活、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實地走訪🔝,采訪汪道涵親屬、工作人員與部屬等🧑🏿⚕️,同時,廣泛收集汪道涵重要報告🙍🏼♂️、談話🫳🏽、通信等,查閱🌒👷♀️、選辯對汪道涵的相關史料。
與會專家根據課題主持人的介紹進行討論🤵🏼♂️,提出當代人研究當代史有後人無以企及的優勢👩🎤,一部成功的人物編年事輯,實際上就是人物傳記的資料長編。專家還提出🤹🏻♂️,人物編年事輯在編纂法上,要汲取中國史傳的成功經驗🕍,做到 “既不誣前人,亦免誤來者”,保持客觀中立的取向。與會專家並就汪道涵編年事輯的提綱和內容提出許多建設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