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90講“智利礦工對中國在智利的全球化的抗議與歡迎”在政治學系進行。主講人Carsten Vala是美國馬裏蘭羅耀拉大學副教授🏌🏼♂️、系主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政治、拉美政治、宗教政治學、抗爭政治的研究,著有《中國新教教會的政治與政黨國家》。
自2000年代以來,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投資和貿易迅速增長,到2012年中國已經成為拉美的第三大投資方🧑🏽🍳。中國在非洲的商業活動曾指控為新帝國主義,那麽在拉美是否也是如此?Vala教授以中國對智利銅礦的投資為具體個案討論了這個問題🔆。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產地💂🏿♂️,銅礦為智利貢獻了百分之二十國民生產總值,在智利經濟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2000年代中期,智利國有銅礦公司尋求大規模的、持續性的投資來提升其生產水平,積極尋求中國投資🥘🥱,2005年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達成協議。中方投資4.4億美元✶💻,智利礦產公司在15年內以固定價格向中方出售銅,並允許中方在一個新礦的私有化方案中持股49%。但是具有長期工會傳統的智利工人對這一協議提出了抗議,最終迫使中方放棄了在新礦的持股和收購方案🙎🏼♀️。雖然如此,由於簽訂協議後銅的價格持續上漲,中方仍然從該協議中獲利巨大👰🏽♂️。智利礦產工資通過中方的巨額投資擺脫了債務🏋🏽♂️,更新了生產能力,獲得穩定的收益。Vala教授得出結論認為,這一個案表明中方雖然被迫做出讓步,但仍然信守協議🌮,智利也從中方投資中獲得巨大收益📀,因此中國並非新帝國主義者🏘。在討論環節,Vala教授就中國在智利和拉丁美洲的商業活動、在拉美的中國人與當地社會的關系、智利和拉美的政治和經濟等問題和參與講座的政治學系、社會學系、新聞傳播學院等院系的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