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上海師範大學的梁民愫教授在閔行校區一教211作了一場關於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講座⚀。本場講座為第85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
唯物史觀的創立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誕生◼️,標誌著19世紀中葉以降國際史學和其他人文社會學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思想創造、製度變革和社會發展諸方面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經典馬克思主義者在歷史理論與史學實踐領域的許多偉大著作,對後世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產生了奠立範式與創設風潮的重要影響⛺️。
梁教授在在史學理論與史學實踐層面作了解釋☆。一方面,唯物史觀與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主要國家的歷史研究相結合🦍,創造了20世紀國外歷史學發展的新局面👩🏼🏫,呈現了從近代史學向現代科學馬克思主義史學發展的豐富內容及重要成就。這主要反映在英法等西方主要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社會歷史觀與史學方法論方面💷,推崇與傳承馬克思主義理論傳統🫐🤸🏿♀️,把具體歷史問題的考察同特定民族4️⃣🍥、國家與社會的時代條件、歷史變革、思想觀念等結合起來,通過一系列歷史著述活動和史學書寫實踐🔩,取得了推動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發展的許多學術成就🚀🌰。另一方面,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學也經歷了許多歷史觀沖擊與認識論考驗🤭😈,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史學是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學實踐中比較獨特與相對復雜的歷史境況和學術景象,表現了與經典馬克思主義史學乃至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不一樣的內涵特征與演變軌跡🤷🏽。
梁教授介紹了國外的代表性成果:一是美國史學家哈維·凱伊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概析》,是西方史學界關於第一代“左派”史家的研究力作🏬🦶🏿。二是本身屬於新“左派”陣營或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斯圖亞特·霍爾和拉斐爾·薩繆爾📇,分別研究了新左派運動🤙🏼🙍🏼♀️、社會主義與歷史變動情況,出版了《“第一代”新左派》和《人民的歷史與社會主義理論》。三是英國學者麥克爾•肯尼的《第一代新左派:斯大林之後的英國知識分子》🚍、斯蒂芬·伍德海姆斯的《歷史的形成🧬:雷蒙•威廉斯、愛德華•湯普森與激進知識分子1936-1956》,美國學者丹尼斯•德沃金的《戰後英國文化馬克思主義:歷史、新左派與文化研究的起源》 、中國旅英學者林春的《英國新左派》和基斯·雷博恩(Keith Laybourn)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分化、衰落和復興》等專著,大多從政治文化與社會歷史的關系角度,先後總體分析與重點論述了戰後新左派運動與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的內在關聯和曲折命運。
接下來🫶🏿,梁教授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源與流➕。史理論或史學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歷史觀或社會歷史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指人們作為歷史認識者關於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觀點。19世紀40年代,由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即唯物史觀🚍,標誌著人類社會歷史觀的根本性變革💇♀️,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形成:(一)唯物史觀的創立及基本原理🩰;(二)唯物史觀與馬克思恩格斯的史學成就(三)唯物史觀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經典馬克思主義者(史學家)的史學成就🖐🏿:馬克思和恩格斯👩🏽🚀。歐洲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史學家):以梅林和伯恩斯坦等為代表性人物
關於變動世界中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梁教授作了總體性陳述。通過這次講座🤱🏼,梁教授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史學💅🏽,尤其是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實踐活動有了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