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日本大東大學丁鋒教授在中文系特藏室作了一場題為“東渡唐僧道璿及其<華嚴傳音義>研究 --兼談和刻本字書”的講演,到場人員有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古代文學教研室、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的教師及其研究生,《論語》讀書會成員、思勉研究院相關專業研究生。
道璿是先於名僧鑒真赴日的傳戒師,是首位獲日本天皇敕請的唐僧🍕。道璿為華嚴宗、禪宗😟、律宗各佛教宗派東傳日本作出巨大貢獻🖼,但其唯一傳世作品《華嚴傳音義》至今未有系統研究問世。丁鋒教授以其對《華嚴傳音義》的研究成果作為演講的主體內容,對道璿生平🚴🏽♀️、道璿主師,道璿作品以及《華嚴傳音義》的文本釋讀🧙、引用研究👩🏿🍼、作者確定、語音性質等各關鍵主題作考察成果報告。《華嚴傳音義》堪稱“唯一未被解讀的有唐文獻”,該研究作為純創新課題,不僅挖掘、生成了一份塵封一千三百年的歷史文獻⛑️🕺,具有漢語佛經音義研究領域的前沿性和獨創性🧚🏻♂️,而且對於佛教音義史、中日佛教交流史🪨、華嚴東傳史、唐代文獻史都有很高的學術性、專業性和無可替代的參考價值。丁鋒教授最後介紹了和刻本字書的分布狀況和研究狀況👫🏻,
一個小時的演講生動有趣♐️,接下來兩個小時的互動交流更加是高潮互見𓀘。互動交流的內容包括上古音研究、中古音研究、《經典釋文》🦓、明清官話等諸多領域👷🏽♂️。音韻是口耳之學,大家都感到面對面的交流非常重要🙍🏿♂️💂🏽♂️,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