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下午,百場校級學術講座在外語學院333會議室舉行。日本僑報出版社社長兼總編、日中交流研究所所長段躍中作了題為“如何在海外講述中國故事”的專題報告。段躍中老師分享了他33歲從三零人員(零日語🕵🏼、零日元#️⃣、零人脈)到成為了給日本主流社會以一定影響🪜、堅持發出中國人自己聲音的媒體人🧏🏿,並用自己的實踐行動生動詮釋了“如何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尤海燕老師主持了報告會。
段躍中老師從自己赴日留學的經歷談起。當時33歲赴日的段躍中老師完全不懂日語🏦🩲,在那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他堅持兩種學習日語的方法:(1)耳機不離身🤹🏻♂️,進屋先開收音機或電視🫖;(2)用日語向日本媒體投稿。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赴日一周年之時🫄🏽👩🏼🦳,日語處女作問世。之後在各種報刊發表了200篇日語投稿。
1996年4月✌🏼,段躍中老師開始用日語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創立了日語月刊讀物《日本僑報》。讀博第一年舉辦的日本華文報刊展覽引起很大的反響🗄。但他認識到想要擴大影響力,僅有報紙是不夠的,於是想到了創辦出版社。20年來已出版介紹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增進中日兩國人民了解的圖書300多本,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很大反響。另外🩺,從2005年開始🂠,段躍中老師還開始舉辦中日作文大賽,2008年創立中日翻譯學院⚖️。關於他的報道多次出現在日本主流新聞媒體上⛹️♂️。
作為一名致力於講好中國故事的人🏊💆🏻,他還創設了星期日漢語角。至今為止,已經在日本各地舉辦了460多次交流會🥻,約10多個國家共計2萬多人參加了漢語角。段老師作為中日友好民間大使多年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日本官方的認可🙅🏼♀️,2009年🤴🏼,他被日本外務大臣中曾根弘文授予表彰獎,這是民間人士首次獲得此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