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張文忠研究員應邀到EON4平台做了題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途徑與對策”的報告👐🏿。本次講座由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教授主持。
從路徑依賴、收縮城市🤦🏼💟、資源詛咒等理論假說和城市發展四大法則出發,張文忠研究員分析了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理論基礎。他認為🎨,資源型城市存在資源租金導致的鎖定、資產專用性導致的鎖定、接續替代產業選擇的鎖定、資金粘性的鎖定等四方面鎖定,且存在資源財富的擠出效應、資源型產業的擠出效應、資源財富引發的尋租效應、要素價格增長導致的“荷蘭病”尋租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存在轉型升級的瓶頸問題。
在借鑒德國魯爾區🤳🏽、美國休斯敦和澳大利亞新金山市等國外案例的轉型發展歷程的基礎上🍻,他總結了一系列可以借鑒的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經驗✉️。包括:註重產業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扶持中小企業🐦🔥、倡導產業結構多元化和積極創造就業等⛏。同時張文忠研究員總結了轉型經驗☆,認為“政府主導---政府調控---市場調節---市場主導”是共同作用的關系🚈,各地區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而後☂️,張文忠研究員介紹了國家支持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政策,主要包含資源枯竭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對口合作與系統培訓等五個方面🕵🏻;他同時認為我國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面臨著四個深層次問題,即地理位置差🤷♀️、體製與機製僵化🤵、擠出和尋租效應和創新動力不足。通過有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成功的典型案例(如湖北黃石的產業多元化發展🏄🏻♂️、安徽銅陵的高科技產業培育💫、江西景德鎮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山東棗莊的旅遊業發展等),他提出了如何選擇替代產業和如何改造傳統產業、如何推進城區更新改造、如何營造產業發展環境等問題的政策建議🫲🏻。
講座最後🏋🏿,與會師生與張文忠研究員做了更為深入的互動與交流。曾剛教授高度評價了張文忠研究員的講座報告,並鼓勵師生帶著理論深度🪅、問題意識去思考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