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號上午,歷史系王應憲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晚清民國經學研究史”課題組在歷史學系1410室舉行開題沙龍。本次沙龍邀請了歷史系胡逢祥教授🫎、路新生教授👮🏿♂️、王東教授、李孝遷教授以及賈菁菁博士🧑🏽、王傳博士🕹,史學史教研室十余名研究生參加開題沙龍🪝。
課題負責人首先就研究課題的選題依據👩🏽💼⌨️、思路方法、創新點以及目前面臨的問題進行闡述,並對擬展開研究的經學思潮、機構與人物以及這一時期的經學研究呈現出幾個特點作了一定說明👩👦。課題負責人指出🌝,這一時期的經學在接受現代學術沖擊與洗禮的過程中面臨了許多質疑與挑戰,諸多學者以歷史和文化的審視🚜,探索經典的意義和價值,為經學研究帶來了多種向度,呈現出新的面貌與內涵。從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這一時期的經學研究史缺乏系統梳理,已有成果存在很大文獻缺失😤,未能呈現這一時期經學研究的整體面貌,對於時代學術背景與經學發展趨向之關聯關註不夠,民國時期的經學研究史尚乏專門著作。
有鑒於此👔🕤,課題將研究重點置於晚清至民國時期的社會變遷中探討學術新思潮與經學之互動,闡述經學研究如何在現代學術新思潮中發生轉換。同時深入考察經學家及其著作,以經今古文兩派學術群體的考察為主⚉,避免單一個案研究👩🦼➡️。在時代學風大環境中把握經學研究中的多元化傾向以及經學變遷的主要脈絡。
出席沙龍的學者在肯定本研究價值的同時,對課題論證以及涉及的相關議題展開深入討論。胡逢祥教授提出,課題研究應當從史的方面集中於經學研究,對於新儒學的發展問題,當斟酌討論👩🏻。路新生教授指出🦺,這一時期的經學總體表現為衰落的景象,但在研究過程中應當註重生命體驗👨🏼🦳,在反思中抱存溫情與敬意。與會者還討論了課題研究涉及的中國與日本👷♂️、大陸與港臺的經學研究問題。
本次課題開題沙龍的召開,為課題負責人進一步明確了研究思路與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將有力地推進此後研究的順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