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終身教授報告會第15場:牟發松談“十六國北朝特殊政區諸問題——以離散諸部與領民酋長製的關系為中心”

發布時間🐏✍️:2016-12-13瀏覽次數🧗🏻🧒:28

  

1123日下午🥨,2016年度終身教授學術報告會第15場在閔行校區人文樓1206學術報告廳舉行。歷史學系牟發松教授做了題為“十六國北朝特殊政區諸問題——以離散諸部與領民酋長製的關系為中心”的學術報告。六朝史知名專家、蘇州大學張承宗教授出席並擔任點評。

牟教授的報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十六國北朝政區演變的特征及趨勢作了概述,指出這一時期地方行政區劃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其發展趨勢則可以從兩個方面或曰兩種方向加以把握。其一,伴隨著北境諸少數族或主動或被動的內徙👏,秦皇朝創立的以郡縣製為標誌的傳統政區即“郡縣製政區”被迫從北方邊境地區後撤,代之以部落組織式的或者軍事統製式的非郡縣製特殊政區🧑🏻‍✈️,這種現象兩漢之際即已出現,魏晉時期更形加劇,而在所謂“五胡十六國”時代🤶🏽,這種特殊政區不限於邊境🩸,還一度交錯雜存於長期以來實行郡縣製的內地。特殊政區的大量存在,是十六國北朝地方行政製度的一個顯著特征📈🚣🏽。其二🌓,伴隨著民族融合的深化,統一進程的加速🍵,反映在政區上則是特殊政區的逐步退出或曰向傳統郡縣製政區的回歸。

十六國北朝特殊政區存在的基本前提就是民族因素——邊境少數族的內遷及建立政權。少數族所建立的政權即“胡族國家”或曰“北族國家”,實行“胡漢分治”或曰“胡漢二元體製”。其中的“胡族體製”或曰“胡族因素”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遊牧的經濟形態和流動不居的生產生活方式;第二是部族製和兵民合一的軍事化組織形式。少數族內遷把部落組織帶到了郡縣製政區的內地,以及漢魏朝廷對這些內徙胡族部落的間接管理方式,構成了十六國特殊政區出現的背景🙂、源頭。當五胡在內地建立政權後,本部族及附從部族均以部落為基本組織形式👮🏼‍♀️,實行部落製兵民合一的地方統治。基於部落製的自治性政區和兵駐屯區在十六國大量存在🤦‍♀️,領民酋長製之外🕤,還有設置在少數族聚居地區及內地軍事樞紐的軍鎮,專設於少數族聚居區的護軍,以及高層政區中的行臺和總管。隨著胡族國家民族色彩的淡化⇢🩰,其統治階層的逐步漢化,特別是在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的孝文帝時代,軍鎮、護軍、領民酋長等特殊政區急速退出💂‍♂️,為郡縣製政區所取代。

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對北魏道武帝時期離散諸部和領民酋長製關系的論述。牟教授簡略回顧了先行研究。指出周一良先生《領民酋長與六州都督》是首次對領民酋長製進行系統研究的開創之作。周氏指出,雖經北魏道武帝之“離散諸部”👈👧🏼,但“尚有與魏同出之鮮卑及服屬於鮮卑之部落,散處魏境,未同編戶”,“領民酋長者實為此類部落之酋帥也”🫚。嚴耕望先生前承周氏研究,在充分占有、深入分析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既確認了周文的論點,又在周文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不乏獨立新見,為北魏領民酋長製研究樹立了新的標竿。周😥、嚴二氏都明確指出北魏領民酋長製是以部族製即部落組織的存在為前提的👳🏿。那麽👩🏻‍🎤,這裏就存在如下問題:其一是如何看待道武帝時代“離散諸部”政策的施行🌓,特別是“離散諸部”政策與領民酋長製的關系;其二,道武帝“離散諸部”之前部落組織中的首領(史稱酋長、酋帥👩🏽‍⚕️、渠長🙎🏽‍♂️、部大🧛‍♂️、部落大人等)與領民酋長有何異同🙋🏻‍♂️,之後仍然存在的部落中的首領與領民酋長的關系🤴;其三🚣‍♂️,北魏末前後領民酋長的性質發生了轉變👩🏿‍⚕️,二者的各自特征以及二者間的本質區別何在?由於離散部落不僅關系到對領民酋長的性質,而且關系到北魏前期國家的體製特征,特別是胡漢二元統治結構及其變化(主要是漢化)等問題,因而近年來頗受研究者關註,也成為研究領民酋長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關於道武帝的“離散諸部”👨‍👧‍👧,研究者的理解存在諸多歧見©️,主要在於相關資料奇缺✊🏼。其直接史料只有三條💆🏿‍♂️,即《魏書》的《官氏誌》、《賀訥傳》🔢、《高車傳》中各一條。三條史料所載“離散諸部”的具體時間不同。《官氏誌》泛稱“道武時”🕤,《賀訥傳》謂在道武帝登國(386-396)初,《高車傳》則稱“太祖平中原”後,即皇始元年(396)平定後燕占領河北地區之後。三條史料提法各異,一稱“離散諸部”🛌🏿,一稱“分散諸部”,一稱“散諸部落”,今日研究者多概稱為“解散部落”或“部族解散”。然而解散的對象是部落聯盟🍎,還是大部族,或者部落聯盟和大部族之下的小部落?《賀訥傳》稱“離散諸部”後“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其所屬部落民是否也成為“編戶”👉?《官氏誌》稱“散諸部落始同為編民”,又似乎同指部落首領與部民。這些通過離散諸部而產生的“編戶”、“編民”,與一般郡縣製政區中的編戶齊民是否完全相同?所有這些問題實際上關系到如何理解“離散諸部”製度的內涵、目標🚵🏼‍♂️、效果及意義,而對這些問題又與領民酋長製的關系最為密切🧑🏽。牟教授簡略介紹了前人的研究及其異同、問題點所在,特別指出,上世紀末以來,日本學者關於北魏離散諸部的研究,出現了一個新的動向🤌,即是對上述關於離散諸部的主流解釋(部族製解體🔑、剝奪部族首領對部民的統領權,部民編民化)進行重新認識,認為部落解散不過是部族製的再編,即把構成部族聯合體的各個部族👶🏼🚣🏽、部落從聯合體中分離出來🤽。這些新的認識從屬於對北魏國家體製特征的重新認識🫴。相關研究史可見前些年日本學者松下憲一氏的專著。牟發松教授雖然提煉了有關“離散諸部”及其與領民酋長關系的諸多問題意識,由於時間關系,皆引而未發,沒作正面回答,留給了聽眾思考的余地。

最後🪂,蘇州大學張承宗教授對牟發松教授的演講進行了點評。張承宗教授認為牟發松教授的研究抓住了十六國北朝胡漢二元體製向胡漢融合的一元體製轉變的歷史趨勢,充分借鑒了前人研究成果🧑🏻‍🏫,在史料較少研究難度大的十六國北朝特殊政區問題上做了系統性的研究,對離散諸部與領民酋長製之關系的難點問題上做了重點分析👫,解析了部落製殘余逐步消退與特殊政區演變的規律。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