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英國著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肯特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理查德·薩克瓦(Richard Sakwa)作客大夏講壇,作了題為“後冷戰時代的世界秩序:俄羅斯的視角”的講演💂🏻♀️。講座由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副教授主持👨👧👧。
馬烏教授的講座主旨是借助俄羅斯的國際秩序觀來理解後冷戰時期的世界秩序問題🚤。一方面,俄羅斯至今仍然是影響國際秩序演化的主要大國之一🏒;另一方面,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結構性調整提供了一個新的比較研究維度。
薩克瓦教授的演講從“新冷戰”概念的辨析入手💂🏽♀️,明確表示不贊同使用這一概念來表征當前的俄西方關系😭,進而論證了俄西方關系的核心問題在於雙方對如何構建後冷戰時期的國際秩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因而充滿了張力。
薩克瓦教授詳細引用了美國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就國際秩序構建問題的最新論述,並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闡述了俄方的主流觀點。薩克瓦教授認為,蘇東劇變後的俄羅斯存在著兩種迷思🛴:一是構建歐洲共同家園的泛歐洲思想;二是蘇聯解體後歷史的終結神話🙇🏼♀️。他認為👨🏿🦳,俄羅斯本質上並非一個修正主義國家💆🏼♀️,而只是想要改變傳統的以美國和西歐為代表的西方;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依然是建立起 “泛歐洲”或者“大西方”🧑🏽🏭,即俄從未放棄加入 “西方”的意願😮💨,只是希望“西方”本身做一些製度上以及意識形態上的轉變,確保雙方能夠進行平等對話🫃。薩克瓦引用了巴赫金的“對話”理論𓀃,希望未來西方國家在同俄羅斯打交道時可以效仿中俄關系的範式👏,基於平等的原則進行對話和合作。
演講結束後,薩克瓦教授又花了很長時間與聽眾互動,就“大歐亞”、“多元秩序的世界”、烏克蘭危機、俄歐關系等問題進一步闡述立場。
楊成副教授隨後就薩克瓦教授的講座進行點評,向薩克瓦教授進一步提出了相關問題,雙方在一系列精彩對話中結束了本次大夏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