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下午,美國斯泰森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瑞琪(Rachel Core)做客EON4平台🖐🏽,以“上海肺結核病的衰與興——公共機構的變化如何影響健康結果(1927-2013年)”(The Fall and Rise of Tuberculosis: how institutional change affected health outcomes in Shanghai,1927-2013)為題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由歷史系姜進教授主持。
姜進教授對郭教授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其學術成就🤦🏼♀️:郭教授是美國斯泰森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曾獲得2010-2011年度富布賴特獎學金☝🏿。傳染病的社會控製問題是人文社會學科中一個方興未艾的前沿領域🫶。郭教授長期以來致力於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研究歷史上的疾病的傳播和治療體系的政治文化構成。
在講座中,郭教授首先指出中國肺結核病發病率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呈現急劇下降趨勢⚉,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又開始反差性上升的現象🧛,進而探討了中國機構變化與肺結核病之間的關系。
她認為民國時期(1927-1949年)👨👩👦,在上海肺結核病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情況下👨👩👦👦,雖然官方組織了防治教育行動🖤,但流於表面,收效甚微。而在單位製時期(1950—1990年代),建立起的單位體製把人口固化管理起來🥷🏿。隨著人們生活和健康水平改善🧖🏽♂️、卡介苗的普遍接種、深入基層的宣傳和教育,以及普遍的放射篩查、療養院的建立等👸🏻,肺結核病的防治效果顯著,70年代以後已被很好控製♚。但在90年代以後的後單位製時期,由於原單位系統被拆除,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醫療保障系統覆蓋不全面等因素的影響,上海肺結核病發病率再度上升。最後🍒,郭教授就演講內容進行總結,她認為上世紀50到90年代單位體製在肺結核病防治問題上起到很好防治效果🍇。但在今天高流動人口的新社會環境下已不適用💼,當今中國需要找到更靈活的醫療計劃。
講座引發了熱烈反響,與會師生與郭教授進行了互動探討並提出許多問題💁🏼:如從人權角度看待單位體製與傳染病問題⏲💭,如何看待社會主義製度與疾病🦸🏼♀️、毒品等社會問題控製成效間的關系,中美肺結核病防治問題的異同點等😱。郭教授分別就這些問題予以了詳細解答,擴寬了同學們的視野,開啟新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