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四屆思勉原創獎評審會在EON4舉行😠。來自海內外的21位文史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齊聚麗娃河畔🧥,在仔細審讀入圍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公開討論的方式,對經海選提名👨🏿⚕️、專家推薦🦼、學者票選等環節入圍參評的14項成果進行了認真評審,最終陳平原的《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倪梁康的《自識與反思》、鄧小南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劉躍進的《秦漢文學地理與文人分布》等5部作品脫穎而出🎸,榮獲第四屆思勉原創獎(待公示後生效)。
為了保證入選作品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夠涵蓋中國人文學術界的各種學術成果🤶🏻,同時保證入選成果的精品性🧑🏿🦱,第四屆思勉原創獎的評獎工作依然堅持學術共同體“海選”和“海檢”的環節🦻🏽👩🏿🦰,具體評獎程序如下:在全國文史哲三個學科門類中邀請300位學者,每人海選5項成果👨✈️,取3票以上(含3票)的成果,形成“海選提名入圍成果榜”🚵🏻♀️;在全國文史哲三個學科門類中邀請30位專家👎,每人推薦1-2項成果,其中必須有1項成果來自於“海選提名入圍成果榜”;在全國文史哲三個學科門類中邀請300位學者對專家推薦的結果進行票選,每人選1-5項成果,取文史哲三個學科前5名者進入本屆參評成果𓀁。
確定參評成果後,每項作品在全國邀請100名同學科學者實名填寫問卷,調查成果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同時每項成果由5位同學科專家分別審讀並給出獨立評判📒,反映該成果在專家心目中的創新程度💇🏿♂️。召開專家現場評審會,評審專家在參考之前海選🧚、推薦😏、票選情況,問卷測評結果👮🏿♂️,以及審讀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審讀原著🤩,公開討論📬,並獨立實名評判給分,按照得分高低排名產生獲獎提名作品,提名作品經評審委員會實名投票超過三分之二者,最終成為獲獎成果。
經思勉原創獎管委會審核通過,本屆評獎工作首次引入了網絡評選🧑🏼🏸,實行全程實名製🚴♂️,確保公平🦸♂️、公正、公開,杜絕“刷票”現象,大大提升了評審工作效率,進一步優化了評審過程。實至名歸,來自傳統文史哲學科的5位學者的精品力作🪇,在歷經學術共同體的嚴格評審後,榮獲第四屆思勉原創獎。
本屆思勉原創獎由旭輝集團出資200萬元資助評選活動,獎勵力度較以往有所加大,思勉原創獎每項獲獎成果的獎金由前三屆的10萬元提升到20萬元,經公示無異議的提名作品及作者將獲得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