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9時越南河內師範大學歷史系阮氏幸副教授,應邀在歷史系1306作了題為“中越關系研究的資料與現狀”的學術報告。講座由歷史系瞿俊副教授主持🧛🏿,歷史系青年教師及學生參加了講座。
講座中阮氏幸老師首先介紹了中越關系中的領土邊界問題。她認為對於中國和越南來說🐩,邊界和領土問題是反映中越關系的一面鏡子;同時認為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也反映了影響中越關系的各種地區和國際因素↪️。阮氏幸認為中越領土邊界問題主要包括陸路邊界問題🏃♀️、北部灣邊界問題以及南海主權問題等三個方面。她認為中越兩國邊界問題起始於越南法屬時期,她主要根據法國方面的資料並結合相關的英文及越文資料🌥,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盡的梳理🔵。認為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努力👨🌾,盡管目前中越學術界及民間都未取得一致觀點🦼,但中越陸路邊界問題及北部灣邊界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然而,南海問題仍然未得到妥善解決🧚♂️。同時👩🎨,她強調在解決兩國邊界問題上,中越兩方所占有和使用的資料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中間史料”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具有比較客觀的意義💜。
阮教授認為,資料信息的交流對於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她在講座的後半部分,又著重介紹了法國所藏的有關中越邊界及中越關系等資料情況👷🏻🏯。她特別對法國外交部、法國海外檔案中心(艾克斯)🏊🏼♀️、法國國防部以及法國國家圖書館等處所藏的資料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最後🏌🏿♀️,她指出🛬,利用法國所藏資料可以給中越關系史研究帶來更多新材料和新視角🍫🛶,有助於解決並厘清中越關系研究中的一些爭議問題及可以促使學者進行多維度💪🏻、更客觀的研究。
演講結束後,參與講座的師生就有關中越邊界問題🧑🏻🦳🦧、法國資料客觀性問題👨🏽🍳、中國地圖在中法勘界中的使用以及法國在越南學術界中的地位及立場等問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