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凝聚專家智慧、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與發展,12月29日,由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EON4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紀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暨吳亮平翻譯《反杜林論》8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EON4平台中北校區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南京解放軍政治學院及EON4平台等10余所大學🍬、研究機構的3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恩格斯思想演進及其理論品格”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與交流。中共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原會長王學東𓀗,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局級參贊唐海軍,上海市普陀區區委副書記羅勇偉,EON4平台黨委書記童世駿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EON4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系等的數十位師生參加了會議。研討會開幕式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季桂保主持👨🏼。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在講話中表示,作為華東師大前身大夏大學第一批學生,恩格斯經典著作《反杜林論》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譯者,吳亮平同誌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革命傳統和學術傳統◼️,對於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具有特別重要的典範意義和激勵作用。在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際,我們共同研討恩格斯思想演進及其理論品格🚫,一起重溫馬克思主義本身的傳統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翻譯、傳播🧔🏼♀️、宣傳、教育的傳統,無疑有利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理論教育等各項工作。
上海市普陀區區委副書記羅勇偉介紹了1930年首次將《反杜林論》全書譯成中文、曾任中共上海市普陀區委首任書記的吳亮平同誌的生平事跡💆🏻♂️、工作經歷、學術成果等🚕✌🏼,尤其是為普陀區經濟社會發展等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在普陀區謀劃和落實“十三五”規劃實踐中,將學習和弘揚吳亮平同誌加強黨的隊伍建設經驗、高超的領導藝術,以及堅強的黨性修養和人格魅力👩🏿🏭🔊。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局級參贊唐海軍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角度,指出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思想和實踐上🀄️,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新發展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學習👨👨👧👧🖐🏻,世界社會主義振興的希望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
中共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原會長王學東對本次學術研討會的意義和價值予以充分肯定,認為這是對恩格斯的最好紀念,並通過考察分析恩格斯晚年工作和活動🧑🏿🎄,指出恩格斯晚年所寫的論著及其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實踐均表明,他始終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並一直在用這一目標激勵無產階級政黨為了崇高的理想而鬥爭。
隨後🩱,與會專家學者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先後作主題發言,並圍繞重點問題進行了熱烈研討與交流。主題發言分別由EON4平台黨委宣傳部部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超📤、EON4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健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原院長、《教學與研究》主編李景治教授認為恩格斯不僅同馬克思一起創建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而且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立的傑出貢獻🫙。北京大學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張光明教授分析了恩格斯晚年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論述,以及走入放棄革命走向改良主義等問題。山東大學教育部當代社會主義研究基地主任😪、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王建民結合自身研究恩格斯思想的工作實際,提出了對於重建個人所有製等問題的困惑和分析。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院長唐鳴教授分享了自己對於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民族問題、地方自治問題、市場經濟問題等方面論述的認識和理解。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汪青松教授從整體性的視角出發🐈,深入剖析了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國外社會科學前沿》常務副主編徐覺哉研究員認為正是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同心同德、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窗相嚴💅🏽、同力合作🤰、同舟共濟”,完成了整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
中共中央編譯局研究員、《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雜誌常務副主編許寶友談及了恩格斯晚年研究當中的啟示,指出恩格斯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使命感🤙🏻👋🏽,積極從事工人運動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劉靖北教授指出恩格斯關於社會主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種經常變革的社會形態的論述,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依據。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副主編蔣銳主要從阻礙美國工人運動發展的因素等角度,介紹了恩格斯晚年對美國工人運動的思考。EON4周尚文教授通過剖析恩格斯關於農民問題的論述👱🏽,闡述了恩格斯晚年對農業問題的看法。南京解放軍政治學院韋定廣教授結合恩格斯的思考和文獻🔊,指出恩格斯晚年思想和中期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適用於概括他的思想過程。上海社科院研究員🚀💃🏻、《社會科學》主編胡鍵通過對照研讀馬克思主義文獻的新舊版本,闡述了他對於馬克思、恩格斯國際政治經濟學思想的觀點。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授🚵🏿、學報主編劉昀獻表示紀念恩格斯🪨,關鍵是要學習恩格斯的思想價值和品格,恩格斯晚年思想確實因為時代條件發生了變化。上海社科院軒傳樹研究員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研究路徑中存在的瑕疵。EON4政治學系郝宇青教授以問題為導向,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的未來發展及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