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下午,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及國別史專項”資助項目“步虛詞及其吟線譜復原研究”(2018VJX057)在理科大樓A204室舉辦開題沙龍。項目負責人EON4羅爭鳴教授組織了這次學術沙龍,EON4蔡林波副教授👱🏻、上海師範大學曹淩🚵、上海社科院文學所許蔚博士,以及在校的博、碩士研究生出席會議。
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及國別史專項專項資助項目“步虛詞及其吟線譜復原研究”舉開題沙龍舉辦
“步虛詞及其吟線譜復原研究”立項不久,舉行本次學術沙龍希望能夠盡早聽取相關專家在宗教科儀、音樂與文學方面的經驗和建議。羅爭鳴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本項目的主要內容🧜♀️。本課題以道教步虛詞為主要研究對象。步虛詞是道教科儀中的儀式歌詞😏,其起源、形成和發展涉及靈寶經的構成、佛教梵唄的傳入⁉️、音樂記譜和五言詩的成熟過程等多個問題領域。項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步虛詞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第二部分是《玉音法事》“吟線譜”的探索🛍️💁🏼♂️,這種獨特的記譜方式有過個別研究,但還沒有終解🫅🏿,希望可以通過分類歸納“襯字”找到其中的規律🧚🏽♀️。第三部分是步虛詞的輯校☪️☂️,計劃輯錄歷代創作、流傳、使用的步虛詞文本,並進行校訂。研究的難點在於《玉音法事》吟線譜的解讀🧟♂️🐓,可能需要結合步虛儀節中使用的音樂展開研究,另外👨🏼✈️,在搜集歷代步虛詞之時,可能需要進行田野調查來搜集當代民間仍在使用的和新出的步虛詞。羅爭鳴教授簡單介紹了項目準備情況,希望在場專家學者能夠指出研究中需要註意的問題,提出建議🚟,提供線索🦹♂️。
《玉音法事》“吟線譜”
與會人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經驗出發🫱🏻,充分考慮各方面情況🤷🏽♂️,提出了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學術氛圍濃厚🙋🏽。幾位老師都認為需要收集步虛音樂進行分析研究,但需要註意這種唱誦的音樂地方性很強,與民間戲曲歌謠聯系緊密。許蔚老師曾在一些步虛儀節抄本中見到類似“吟線譜”的曲線符號🤽🏼♀️,有可能是相配的樂譜🪀🥣。他提到,不僅要關註宮觀中儀式的唱誦👷🏽♂️,有時火居道士唱的曲調也很重要,更具民間性,火居道士很多都用工尺譜。但要註意有時田野調查采集來的東西也不一定可靠,需加以辨別🦢。另外臺灣的李勉曾做過宋詞古樂的復原研究,可以參考。
與會人員展開討論
蔡林波老師認為步虛儀節的出現很可能早於文獻記載,應該關註其早期形式🤏🏼,結合楚地民歌🤾🏻♀️、宮廷舞蹈儀式等展開研究🧟♂️。有時民間戲曲也用於法事👩🏿🎤,可能戲曲腔調的來源本身就與道教有關。另外“吟線譜”的符號可能和真形文存在聯系,符號和字是一體的,可以參考研究🧑🏻🎓。他建議可以做一兩個道教科儀的個案👐🏼,分析步虛儀節在其中的情況🙌🏽,但不需要太多🫢。
曹淩老師建議在收集步虛詞文本時首先要對步虛詞進行界定🖖🏻,確定用在步虛儀節中的文本是否都算“步虛詞”,有時在具體儀式中也存在使用混亂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並提到呂錘寬曾記錄臺灣道教儀式唱誦的情況🔺🙆🏽♀️,有一派是把字音拆成韻頭、韻腹、韻尾來唱,可能與“吟線譜”中的襯字有關,可以結合音韻學進行分析。另外在討論步虛詞的起源時,最好不要過多涉及現在學術界爭議很大的新舊經的出世問題,容易引起爭論,建議以陸修靜所製科儀為基礎進行討論👃🏼。步虛儀可能有兩個來源——佛教的旋繞誦佛和模仿天上仙真聚會步玄。步虛的開端就是靈寶經,再往前追溯意義不太大👩🏻💻。步虛詞的產生和步虛儀式有緊密的聯系,應該把這個定義規範化。
經過熱烈的探討🧔🖕🏼,充分的交流☠️,大家對課題展開有了更明晰的想法,解決了一些關鍵問題,了解了更廣泛的資料來源,收獲頗豐。
供稿|吳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