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日,政治學系何明副研究員主持的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阿富汗重建形勢發展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研究(項目批準號:20BGJ047),在EON4中山北路校區理科大樓A204人文社科沙龍舉行開題沙龍。本次沙龍由政治學系副系主任於晶副教授主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南中金鷹和平發展基金會🐀、上海師範大學💨、華東師大政治學系的專家學者和課題負責人一起就課題設計進行了討論🥒。
何明就課題相對於已有研究擬進行的突破研究🤼、課題主要研究內容、課題擬解決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課題的主要研究目標向與會專家做了匯報🤵🏿♀️。課題組成員EON4助理研究員施丹輝做了補充匯報。
EON4終身教授🏃🏻♂️➡️,政治學系榮休教授周尚文在發言中提出,該課題的研究,需要回答“阿富汗重建之源”的問題。周尚文教授認為,對於阿富汗重建的起源不應該局限於本世紀初阿富汗反恐戰爭結束後,這一判定不利於把握阿富汗重建的獨特價值和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葉海林研究員則對課題整體設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葉海林認為,首先,課題設計中的的各行為體界定,以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需要做重新梳理🥴。尤其是必須回答“塔利班究竟是誰”這一關鍵性問題。其次,對於阿富汗重建本身,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鏡像預設和描述🉑🕸。第三🕴🏼,對於所謂“阿富汗陷阱”要有一個客觀的比較和描述,而不是人雲亦雲👼🏽。第四😦,對於面臨阿富汗問題的中國定位🧔,必須在周邊國家問題,還是成長型大國的國際參與問題中做出準確的判斷和界定。
海南中金鷹和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艾來提研究員在發言中建議課題組👩🦼,一定需要做必要的研究調研,同時他表示海南中金鷹和平發展基金會可以通過自己的外國專家資源向課題組提供相關調研數據和資料🚴🏻♂️。艾來提還建議課題組需要關註上合組織在阿富汗問題上的作用。
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銀亮教授對於課題設計中國際行為體的相關內容提出了意見🙎🏽。趙銀亮認為🍥,目前的設計,對於域內其他國際行為體的關註不夠🕖,而這些行為體對於阿富汗重建的影響顯然是深遠的。
華東師大政治學系卿文輝副教授提醒課題組,必須要關註阿富汗政治生態的歷史變化,尤其是阿富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現代政治萌芽是如何最終湮滅在部落政治之中。
華東師大政治學系張麗君副教授建議課題組,不要忽略國際組織對於阿富汗重建的介入,以及所帶來的影響🦟。
華東師大政治學系國際政治教研室主任葉淑蘭副教授則認為,課題的設計對於阿富汗政治文化關註度還不夠。實際上,政治文化在阿富汗重建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沙龍主持人於晶副教授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華東師大政治學系的基本情況,對於嘉賓們的支持表示了感謝。
供稿|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