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講壇:Penelope Corfield教授談“日常問候規範的沉浮——18世紀英國鞠躬與握手的興衰史”

發布時間:2019-11-06瀏覽次數:653

來自倫敦大學的歷史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Penelope Corfield教授於111-3日造訪華師大,並於112日上午在中文系進行題為“日常問候規範的沉浮——18世紀英國鞠躬與握手的興衰史”的講座。本次講座是華東師大“大夏講壇”講座系列的第217期,也是華東師大中文系與華師大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和北外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合作主辦的“18世紀國際研討會”的主題發言之一。

Penelope Corfield教授談“日常問候規範的沉浮——18世紀英國鞠躬與握手的興衰史”

中文系金雯教授介紹主講人

在中文系金雯教授的簡短介紹後,Corfield教授進入了正題,回顧並拓展她二十年來對“脫帽禮”等早期現代日常交往禮儀的嬗變進行的研究🐊。Corfield教授首先指出,人們的日常禮儀很少留下書面的記載描述,各色禮儀手冊為社會交往製定規範,但並不能代表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所幸,我們可以在書信👩🏻‍🏭、日記、戲劇、遊記和繪畫中找到許多相關證據,並結合製帽業和帽子形狀的演變🫲🏻,艱難地構建出日常問候禮儀發生變化的緩慢歷程。從18世紀開始🤞🏻,傳統的問候方式逐漸式微,男性的行禮方式從深鞠躬逐漸變成點頭與以手觸額🔗,而女性的深屈膝禮則演變成簡易的淺蹲🔖☂️。同時,一種全新的問候風格悄然興起,昭示平等和互信的握手禮在商業合作和人際交往中迅速普及🪳。1706年的愛爾蘭戲劇《征兵軍官》就已經發出對脫帽禮不滿的聲音,握手成為新的外交規範🧘🏿‍♀️、商業合作、同階層人士間友誼、社團忠誠等現代社會關系的標誌,書籍中和建築上經常出現握手的裝飾圖案⚰️,繪畫作品(如1769年油畫《布拉德肖家族》)中也偶然能找到對於握手禮節的記載。簡·奧斯汀小說中的細節說明握手禮開始出現在男女之間,社會中下階層也在同時受到日常問候禮節變化的影響。不過,即使在1830年的美國,跨階級、跨種族人群之間的握手仍然很少👩‍🦯‍➡️,說明民主平等觀念的到來與其實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最後❤️‍🔥,Corfield教授指出🛠👨🏿‍🍼,她並非主張以日常禮儀的變化為征兆彰顯西方社會的“進步性”🍬👨‍🔬,她深刻理解全球文化演變的多元,塊莖狀的路徑🏌🏿。

講座現場

講座後🙌,與會專家和同學提出了很多問題✹,包括Corfield材料來源,歷史研究如何避免進步觀和單一文明觀的問題🧑,以及18世紀歐洲禮儀演變與中西文化碰撞的關系🧑🏻‍🔧,引發了教授真誠的回應以及與會學人的共同思考。講座對在場聽眾在社會空間、等文化研究主題方面的探索都有所啟示😉,而Corfield教授也表示獲益匪淺,將在聽眾問題的基礎上繼續充實延伸她自己的講稿。

Corfield教授在113日下午還在華師大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與李宏圖老師等歷史學者和同學進行座談,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Corfield教授的華師大之行對推動18世紀研究方面中西學人的交流有很大的助益⛵️,華師大學者也將與國內其它相關學人一起努力繼續推進“全球18世紀”的跨學科、跨語種研究。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