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由美術學院副院長鄭文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基於可視化大數據分析的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在理科大樓A207室舉行中期報告會。中期報告由鄭文副教授主持➕,邀請EON4考試與評價研究院副院長韓映雄教授🧗♂️、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晶教授、EON4高等教育研究院毛毅靜副研究員作為課題評議專家,另有來自高校、中小學及校外藝術培訓機構的中國畫教師和研究生等參加了中期報告討論會。
國家社科一般課題“基於可視化大數據分析的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中期報告會舉行
本次課題沙龍活動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其一,課題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匯報🖌;其二,下一階段的研究計劃匯報👨🔬;其三🪻,專家評議課題🔙;其四🙇🏻♀️,結合專家評議意見修正下階段的研究工作。
課題負責人鄭文首先匯報了課題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主要包括理論研究工作、調查研究工作、教學評價模型🧼👷♂️、教學實踐研究。他介紹了該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進展中的重點難點和創新性、采用的思路與方法等⏫,並對其中的存在的問題、重要變更、下一步計劃⏭💂🏿、可預期的成果進行了詳細說明🥇,隨後與會專家對課題的下一步計劃與預期成果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鄭文介紹《基於可視化大數據分析的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價值👨🏼⚕️,該課題立足於國家教育理念和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針對目前美術教學評價體系中中國畫教學評價的缺失,建構具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意義非常重大🍉。該項目研究調查分析了我國中小學生的中國畫學習需求、中國畫課程和教學評價的現狀,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和創新能力,論證了兩者相結合的可能性與有效性🩼。從問卷調查的範圍、力度來看👢,調查研究是深入細致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發現了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的問題及其原因,得出了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結論,為解決我國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的問題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另外,項目還研究考察與分析相關美術教學評價的研究論著👩👧👦;梳理國內外關於美術教學評價的相關製度與政策法規文件🙆🏼♀️🏃🏻;分析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美術課程標準💴、美術教科書中有關傳統藝術教學評價,探明目前相關研究的整體現狀👨🏽🔧,為建構可視化大數據分析的中國畫教學評價體系提供理論支持。同時依托該課題相關研究,發表了數篇階段性論文成果及實踐案例研究若幹💁🏿♂️,研究成效顯著。
評議專家對本課題的後期研究提出如下意見與建議⛽️:
第一🧛🏼🙌🏿,後期課題研究可著重中國畫學習評價體系,可以更加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學”進行評價。緊密聯系課題的研究目標,從評價結果出發🧑🏿🎤,倒推過程的方式圍繞課題核心內容進行下一步研究。
第二🖌,建議明確指出當前國家美術教學評價的弊端🧺,提出評價建議,強調並指出中國畫教學評價的特色之處,增加課題選題意義。
第三📺,由於研究經費及實施條件的限製,中國畫教學評價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在短期之內實現較為困難😰👨🏻🦳,建議采用理論支撐為主,實踐研究為輔的模式,將研究重點放在中國畫教學評價理論框架研究🤙🏼,將案例作為輔助範本。同時建議采用協商模式進行評價,即多位教師共同評價、學生自評🚵🏼♂️、同伴評價🫨,並以一定權重定製一個模板。
第四🧑🏻⚖️,建議參照美國視覺評價量表✌🏿,突出中國畫評價特色👉🏼🛗,製定合適量表。
與會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非常中肯💱,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可持續性🧒🫙,為課題研究下階段研究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更為清晰的思路與方向,之後,課題組根據專家意見對接下來的研究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進一步明確了研究目標🗃。
圖文|鄭文 編審|史玉潔